
報導日期 | 2018-10-25 |
新聞標題 | 中正太陽光熱分離再利用裝置 潔能創意賽奪冠 |
報導來源 | 經濟日報 |
報導內容 | 中正大學光機電所團隊結合無線充電技術研發一項太陽光熱分離裝置,讓太陽電力不用透過任何實體線路就能傳輸,更設計智慧型電池管理系統掌控儲能電池狀態,及開發手機APP遠端監控整體裝置的供電情形。中正團隊的作品創新與實用價值高受到評審青睞,因此拿下「潔能科技創意實作競賽」大專太陽能光電創新應用組金牌獎。
日頭赤炎炎,常看見一塊塊太陽能板豎立在公共區域、工廠或住家頂樓上,把太陽光轉換成電力後存放在一旁的儲能電池。中正大學光機電所教授王欽戊說:「太陽能電力引進室內必須先拉電線、配置電路,使用者要用電也只能在固定地點或拿著延長線接電。」於是他指導碩士生葉人瑀、陳彥廷、張祐睿、陳駿勝共同開發與設計一個「創意太陽能源傳輸裝置」,結合太陽光熱分離與無線充電技術,希望讓太陽能電力傳輸不再受到空間環境的限制,而能更加便利民生。 中正光機電所團隊運用「太陽光熱分離」的獨家專利技術,不只太陽「光」,連太陽「熱」都不浪費,通通轉成再生電力並儲存至智慧型電池管理系統。學生陳彥廷表示,智慧型電池管理系統可偵測電池的健康狀況,包含電壓、電流、溫度及殘餘電量等資訊,當儲能電池的電壓或溫度過高時,將可自動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斷開負載。王欽戊則指出,電池管理系統也設計主動式充放電平衡裝置,在充放電過程中平衡每顆電池電壓,維持在一定數值,避免造成過載發生危險。
此外,嘉義民雄在地盛產鳳梨,中正大學電機工程所余國瑞教授指導的學生李柏翰、李亞宸、蔡誠祐觀察到農民會幫鳳梨「戴帽子」防曬,因此設計一款「智慧型多功太陽能帽」。該作品不僅降低日照對鳳梨的傷害,也將太陽光轉換成電能,供其他作物夜間照明使用,還有防止蟲害、加裝水霧機噴水維持鳳梨水分等附加功能,獲得該競賽「大專太陽能光電創新應用組」銅牌。 |